企業建設項目是否依法履行環評手續及“三同時”;環評文件及環評批復是否齊全;企業現場情況是否與環評文件內容保持一致;環評批復5年后項目才開工建設的,是否重新報批環評。2、項目投運后,是否進行了環??⒐を炇?,環??⒐を炇帐掷m是否完備? 建設項目水、大氣污染物環境保護設施由建設單位自行開展驗收。建設項目在投入生產或者使用之前,其環境噪聲污染防治設施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達不到國家規定要求的,該建設項目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已啟動修訂程序,在法律修訂完善前的過渡期內,應參照當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規定開展建設項目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設施的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廢水處理設施運維臺賬是否齊全:廢水處理設施的運行時間、加藥記錄、維護記錄等;環境風險單元是否具備防滲漏、防腐蝕、防淋溶、防流失措施;是否實行雨污分流,是否具有清凈廢水系統以及雨水排水系統風險防控措施;是否具有清凈廢水系統的總排口監視及關閉設施;是否具有生產廢水處理系統風險防控措施,事故廢水收集措施是否齊全;是否設置應急事故水池并確保事故排水收集設施在事故狀態下能順利收集泄漏物和消防水,事故水池是否能保持足夠的緩沖容量。廢氣處理設施檢查主要檢查廢氣處理設施的運行狀態、歷史運行情況、處理能力及處理量;廢氣處理設施運行記錄是否齊全;廢氣排放口:是否在禁止設置新建排氣筒的區域內新建排氣筒;無組織排放源:檢查料場、貨物的揚塵和生產過程中的粉塵,是否按要求采取了防治顆粒物污染的措施或設備。 是否建立危廢管理制度,建立危險廢物污染防治責任制度、內部管理制度和應對危險廢物污染的防治措施;是否建立崗位責任制度,企業主要領導、主管領導、主管部門、主管人員、各生產單位主管人員及各生產班組(員工)在危廢管理工作方面的崗位職責和責任;是否建立安全操作規程,企業產生危險廢物工藝環節安全操作的有關規定及要求。危險廢物的容器和包裝物必須粘貼危險廢物標簽;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設施、場所,必須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包括減少危險廢物產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包括危險廢物貯存、利用、處置措施;是否報當地縣級以上環保部門備案;管理計劃內容有重大改變的,是否及時申報危險廢物貯存間門口需張貼標準規范的危險廢物標識和危廢信息板,屋內張貼企業《危險廢物管理制度》;危險廢物貯存間內禁止存放除危險廢物及應急工具以外的其他物品;危險廢物貯存間需按照“雙人雙鎖”制度管理;是否建立臺賬并懸掛于危廢間內,轉入及轉出(處置、自利用)需要填寫危廢種類、數量、時間及負責人員姓名。危險情況和安全措施必須分別遵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危險用語和安全用語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