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id="4h4ik"><pre id="4h4ik"></pre></dd>
    <em id="4h4ik"><acronym id="4h4ik"><u id="4h4ik"></u></acronym></em>
  1. 高處作業必學安全知識點!
    2022年12月05日 60 信息員 字號
    分享到:
    什么是高處作業?
    按照《高處作業分級》(GBT 3608-2008),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米以上(含2米)的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都稱為高處作業。
    在高處作業中,如果未采取防護措施或防護措施不到位、作業不當,都可能引發人或物體的墜落。人從高處墜落,稱為高處墜落事故,物體從高處墜落砸到下方的人,稱為物體打擊事故。

    圖片

    高處作業如何分級?

    1、高處作業高度在2~5m時,稱為一級高處作業。

    2、高處作業高度在5~15m時,稱為二級高處作業。

    3、高處作業高度在15~30m時,稱為三級高處作業。

    4、高處作業高度在30m以上時,稱為特級高處作業。

    圖片
    高處作業有哪些類型?

    臨邊作業。即工作面邊沿缺少圍護設施或圍護設施的高度低于80厘米時的高處作業。

    洞口作業。即孔、洞口旁的高處作業。包括在2米及2米以上的樁孔、溝槽與管道孔洞等邊沿作業。若防護措施落實不到位,可能造成作業人員從高處墜落。若物體從洞口墜落,還會傷及下方人員。

    攀登作業。即借助建筑結構、腳手架、梯子或其他登高設施,在攀登條件下進行的高處作業。由于沒有作業平臺,作業人員只能在可借助物上作業,作業難度大,危險性大。

    懸空作業。即在周邊臨空狀態下進行的高處作業。其特點是操作人員在無立足點或無牢靠立足點的條件下進行作業,危險性很大。

    交叉作業。即在施工現場的上下不同層次,于空間貫通狀態下同時進行的高處作業。在交叉作業中,若高處作業時不慎碰掉物料,失手掉下工具或吊運物體散落,都可能砸到下方的作業人員,發生物體打擊事故。

    高處作業有哪些風險點?

    風險可看成“事故后果嚴重程度”和“發生事故可能性”的組合。對于高處作業而言,“事故后果嚴重程度”與高處作業分級相關,高處作業級別越大,“事故后果嚴重程度”越高;而“發生事故可能性”與高處作業防控措施相關,安全防控措施失效,“發生事故可能性”增大,反之亦然。按照高處作業類型,有如下風險點。


    圖片
    ①樓層周邊、屋頂面周邊、陽臺周邊、轉料平臺周邊、樓道周邊、頂棚及屋面造型周邊等建筑作業面周邊,無防護,沒有安設安全防護欄或安設防護欄沒有驗收不合格,作業人員不慎高空墜落。

    ② 作業人員違章作業,在鄰邊嬉戲或喝了酒作業不慎墜落。

    ③ 鄰邊防護欄損壞或被人移走沒有及時發現,導致人員墜落。

    ④ 作業人員在鄰邊打架,導致人員墜落。

    ⑤ 作業難度大,作業困難,防護不到位或有防護但沒按規范要求施工,沒經過驗收,防護不到位不合格,工人作業時不慎墜落。

    圖片
    圖片

    ① 洞口操作不慎,身體失穩。

    ② 走動時候,不小心跌落洞口。

    ③ 坐躺在洞口邊緣休息失誤落入洞口。

    ④ 在洞口旁邊嬉鬧起哄打架,無意墜入洞口。

    ⑤ 洞口沒有安全防護措施。

    ⑥ 安全防護措施不牢、不合格或損壞未及時檢查。

    ⑦ 沒有醒目警標。


    圖片

    ① 使用壞梯子或梯子超載斷裂。

    ② 梯腳無防滑措施、使用時滑倒或墊高使用。

    ③ 梯子沒有靠穩或斜度大。

    ④ 人字架兩片間沒有用繩或鏈拉牢。

    ⑤ 在梯子上作業方法不當。

    ⑥ 人在梯子上移動梯子。

    圖片

    ① 立足面狹小,作業用力過猛,身體失穩,重心超出立足地。
    ② 腳底打滑或不慎踩空。
    ③ 隨重物墜落。
    ④ 身體不舒服行動失穩。
    ⑤ 沒有系安全帶或沒有正確使用安全帶或走動時取下。
    ⑥ 安全帶掛鉤不牢固,或沒有牢固的掛鉤地方。
    ⑦ 現場未設置安全繩。
    ⑧ 作業面方為設置安全兜網。

    日本一区视频

      <dd id="4h4ik"><pre id="4h4ik"></pre></dd>
      <em id="4h4ik"><acronym id="4h4ik"><u id="4h4ik"></u></acronym></em>